查看原文
其他

比勤奋更重要的,是系统思考的能力

华章管理 2022-07-13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管理的常识 Author 柏奕晗

华章妹说


线性思考,正在毁掉你的人生!

以下,Enjoy:

作者:柏奕晗

来源:管理的常识(ID:Guanlidechangshi)



01


无处不在的线性思考


先请大家看看这些生活中、工作中脱口而出的句子,有什么共性特征?


生活中的:


“你看这家店门口没什么人排队,估计不好吃。”

“孩子天天看电视、玩Pad,这学习成绩能好吗?”

“天天宅在家里,像这样怎么可能找到对象呢?”


工作中的:


“这家店业绩不好,是因为选址不好,周边竞争太激烈了。”


“最近招聘情况不好,是因为我们的薪酬水平跟竞争对手相比没有明显优势。”


“新员工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,是因为我们面试标准太宽松了,把不合适的人都放进来试一试。


有什么共性吗?很多朋友立马就能到一个词,一个让管理者非常无奈的词:找理由。


没错!在这些表述中,现状之所以不太理想,是由于某个特定原因所造成的,因为不排队人少,因为天天看电视、因为面试标准太宽松……其中隐含的逻辑是,只要这个特定原因改变了,状况就能得到改善、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


但是,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?


关于人类大脑,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·卡尼曼提出,人的思考模式分为“快思考”和“慢思考”两个系统,快思考是指依赖直觉的、无意识的思考,慢思考则是指需要主动控制的、有意识进行的思考。


而人类依赖直觉的、无意识的快思考有一个重要特点,就是喜欢对事物进行“因果关系解释”,所见所知的各种事物,都需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合理化解释,只有因果关系上解释得通,才会觉得环境是安全的、变化是可控制的、未来是可预测的,甚至对因果关系的执念成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。


这就让我们不自觉的形成了“线性思考模式”。


邱昭良老师在《如何系统思考》一书中,指出线性思考的一大重要特征,就是“认为原因和结果是确定的,一个或几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,或者一个结果可以追溯到一个或几个原因”。


线性思考有助于我们快速处理简单问题,比如菜不够咸,因为盐放少了(而不是水加多了),那就多加点盐。



02


按下葫芦又起了瓢


但是,线性思考也容易让我们在复杂问题上,牢牢抓住某个表层的、客观的、单一的原因,当做救命稻草一样。甚至如纳西姆·塔勒布在《反脆弱》一书中所说,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,“因”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怀疑。




所谓表层原因,是与深层原因相对的,例如任务进度不理想,是因为团队“人不行”,至于为什么人不行、为什么你的团队人不行,没有继续深挖原因。


为什么不想深挖,而不是不知道要深挖,大概率是因为短期业绩压力,深层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,表层原因反而有可能产生短平快的效果。


所谓客观原因,是与主观原因相对的,一个是别人的问题,一个是自己的问题,例如招聘结果不给力,是因为竞对企业出价太高,或是因为我们品牌不够响亮,而不是自己在简历渠道、岗位介绍、候选人沟通上可以怎么改进。


所谓单一原因,是与多元原因相对的,例如加班现象太严重,在员工看来是因为任务分配不合理,在主管看来是因为下属工作效率太低,实际上是综合原因共同造成的。


在这样的认识下,我们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采取的行动,要么是起不了作用的“废动作”,要么是短期能够缓和矛盾、长期来看却让问题更加恶化的“昏招”。


因为认为团队人才质量不行,所以业绩落后,于是部门主管一大早就守在人力资源部门口,好说歹说,就是要人,这就是典型的“废动作”,因为在任何招聘要素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,很难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,甚至变成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甩锅的借口。


因为归咎薪酬没有优势,所以抢不到人,于是说服公司大幅上调薪酬水平,虽然能够吸引大批候选人,但可能也会引发新的问题:


比如工资倒挂,这就是在鼓励优秀的老员工通过跳槽来涨工资啊;也会让主管产生一种幻觉,面试占用太多时间了,干脆先放进来试试,能出业绩就留下,不出业绩就换掉,反正后面排队面试的人还有很多,就再也不花心思培养人了,如果大家都想捡现成的桃子摘,那么谁愿意去种桃树呢?


因为觉得下属效率太低,所以加班严重,于是在会上三令五申,强调要提高工作效率,布置工作都要规定最迟完成时间,甚至给下属加大工作量,没事也要找点事情,希望倒逼效率提升。


但这却给下属造成了更大的精神压力,为了按时交差,工作品质下降,屡次返工,整体效率反而更低了。


就事论事解决问题,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,往往却是按下葫芦又起了瓢。


所以,想要真正解决管理中的复杂问题,我们需要打破线性思考,建立“系统思考”模式。



03


如何系统思考?

教你一个四找法


只有系统思考,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解。邱昭良老师在《如何系统思考》一书中,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:


1.找问题


明确我们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,尤其是那些重复出现、未能解决的问题,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任务进度不理想、招聘结果不给力、加班现象太严重,通常不只是出现一次两次,而是长期内存在、周期性出现,也不是通过某一招、某一式就能立竿见影解决掉的。


2.找原因


列出原因——把我们观察到的、能想到的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,尽可能全面地列举出来。


深入挖掘——可以使用5Why提问、冰山模型(现象-趋势-结构-心智模式)等方式,帮助自己深入思考。


分层聚类——把我们所列举的原因分层分类,结构化地呈现出来,并用箭头把他们分别连到问题上。


3.找结果


找出这个问题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,包括对不同主体、不同事务的,并从问题出发,将问题分别连接到这些结果上。


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同理心,基于“人之常情”做出预测。


4.找回路


思考在结果与原因之间,是否存在隐性的“回路”,即这个问题产生的结果,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导致问题的原因,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。


找到回路,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
以任务进度不理想为例,我们尝试站在团队主管角度,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分析:


找原因:任务结果不理想,从主观原因出发,无外乎能力问题,或态度问题。


所以从能力角度,顺着人才质量不行的思路继续深挖下去,发现是因为团队主管放宽了选人标准、忽视了团队的学习成长;从态度角度,一方面选人不当,导致文化氛围遭到破坏,另一方面业绩不好,导致士气不振,此外主管批评指责,进一步打击了积极性。


图:造成任务进度不理想的原因


找结果:任务进度不理想,对于团队而言,打击了士气,对于主管自身而言,业绩压力越大,往往越看中短期结果,采取一系列希望能够立竿见影的短视行为。


图:任务进度不理想产生的影响


找回路:经过整理,针对任务进度不理想,我们找到三条重要的“增强回路”。所谓增强回路,就像滚雪球一样,一圈一圈循环增强,不断增强原有的发展态势,让好的更好,差的更差。



回路1:因为短期业绩压力,所以放宽了选人标准,让能力不足、价值观不一致的人进入团队,导致任务进度落后,业绩压力增大,更加急功近利,陷入恶性循环。


回路2:也是因为短期业绩压力,所以减少了学习活动,同样陷入恶性循环。


回路3:还是因为业绩压力,所以主管没能控制好情绪,采取了批评、指责等最无能的管理方式,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,主管的业绩压力更大了。


所以想要解决任务进度不理想的问题,关键是什么呢?关键在于主管自身,能否扛住短期业绩压力,克服工作中各项短视行为,让这三条增强回路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运转。



04


不如让子弹飞一会


知易,行难。


在系统思考中,“时间延迟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,也被称为“滞后效应”,即一个动作做出之后,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,就像播下去的种子,不会立刻生根发芽一样。


刘润老师说:“滞后效应,让在空间维度上已经很复杂的系统,又增加了时间维度上的复杂性,它会让原因和结果在时空上远离,从而误导你的判断。”


学习系统思考的方法,只要认真,没有学不会的。


但是,能否意识到系统中时间延迟的存在,能否扛住短期业绩压力、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,能否围绕长期价值而非“三张报表”开展经营,才是对管理者真正的考验。


希望以上关于系统思考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。



END

作者:柏奕晗
来源:管理的常识(ID:Guanlidechangshi)

「延伸阅读」

推荐语:《第五项修炼》实践版,彼得·圣吉、俞敏洪诚挚推荐!看透复杂局面背后的系统问题,化繁为简,解决难题。第2版全新升级,更新六大方面内容。

👇近期好文👇
看完华为的绩效体系,让人惊叹不服不行!
2022不可错过的好书大盘点!
8本管理大咖之作,给你最好的精神养料
求职应聘非去大企业不可吗?“定位之父”杰克·特劳特这样说

👇更多精彩👇
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优质内容德鲁克 | 拉姆·查兰  | 陈春花 隐形冠军 | 领导力 | 大师经典 | 书单柳井正 | 必备技能 | 个人成长人在职场 | 稻盛和夫 | 读者群 | 定位500000+人已关注我们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听说这里更有料喔~ 点个在看,每天收深度好文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